四川资阳: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铸魂润心赋能-中国文明网

四川资阳: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铸魂润心赋能

发表时间:2025-07-04 来源:中国文明网
字体:
打印:

  近年来,四川省资阳市坚持“立德树人、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”,聚焦价值引领、环境净化、关爱保护等重点工作,健全机制、整合资源、搭建平台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
  以德启智 为成长“铸魂”

  在雁江区马鞍学校,资阳市“立德树人·榜样力量”大思政课活动一进校园便受到师生热烈欢迎。全国法院先进个人、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、第六届“感动资阳”人物,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杨卉卉以“梦想”为主题,引导同学们畅谈理想,并通过黄文秀、袁隆平、刘传健等榜样故事,激励大家树立远大目标、奋发学习。

  这是资阳市“立德树人·榜样力量”大讲堂的缩影。近年来,当地邀请各行各业先进模范走进校园开展宣讲,用身边榜样激发未成年人奋斗热情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开展此类活动100场次,覆盖学生10万余人次。

  资阳市“立德树人·榜样力量”大思政课活动启动仪式。

  为提升教育实效,资阳市创新推出“爱资阳·爱家乡”每月一课,构建“网络e课堂、榜样大讲堂、研学微学堂”三维育人体系:网络e课堂推广《德育学堂》等资源,开发“资阳e思政”课程,录制《数数资阳的NO.1》等专题视频12期,覆盖30万余名中小学生;榜样大讲堂组建“榜样力量”宣讲团,制作《榜样·微光》短视频10个;研学微学堂统筹陈毅故居、中国牙谷等60个校外资源,打造“红色行”“工业行”“文旅行”等5条研学路线,12.6万人次参与。

  此外,全市评选“新时代好少年”71名、“美德少年”100名,涌现钟一瑁、邓涵月、伍紫祺等典型,引导未成年人见贤思齐。

  以文化人 为成长“润心”

  在乐至县希望小学、博骏公学等地举办的“传承中华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”交流展示活动中,书法绘画、诗歌舞蹈、戏剧展演等才艺轮番登场,展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乐至县希望小学将书法、绘画、戏曲、武术等特色课程融入教学体系,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。

  乐至县青少年书法比赛。

  资阳市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载体推进传统文化教育,目前已建成14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,开展安岳县岳阳小学石刻艺术、雁江区玉柴学校剪纸艺术、乐至县城东小学川剧艺术等特色活动。2024年,全市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活动、经典诵读比赛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500余场次,参与学生20万余人次。同时,通过培训班、研讨会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,500余名教师参加专项培训。

  以爱护航 为成长“赋能”

  “谢谢叔叔阿姨们的关心,我一定会好好学习,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近日,安岳县人民检察院“晓柠姐姐”工作室联合多部门到画青村“童伴之家”,为24名困境儿童送去“六一法治大礼包”。“晓柠姐姐”通过角色扮演、互动问答,讲解校园欺凌预防与应对知识,引导孩子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该工作室凝聚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“六大保护”合力,获评四川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。

  资阳市构建家庭、学校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关爱体系:家庭保护方面,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,依托社区、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;学校保护方面,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安全管理;社会保护方面,开展“七彩假期”“童伴计划”等活动,为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、心理疏导;组织“青春护苗·你我同行”活动,开展“预防校园欺凌”“预防性侵”等宣传教育。

  社区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活动。

  此外,13部门联合印发《资阳市防范校园欺凌专项工作方案》,建立涉校案事件“五长”闭环处置机制;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等部门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“必问”机制;开办“有爱资阳,呵护未来”“晓柠姐姐”等品牌平台,掀起保护宣传热潮。同时,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宣传,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,维护其合法权益。

  资阳市将持续创新举措,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,为孩子们创造更优成长环境,助力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。

  供稿:四川文明网

【责任编辑:荣毅】